注册    登录          关注

孔医堂旗下其它医馆

您的位置:首页 > 医馆动态 > 正文文章详细

食药同源话饮食
    发表日期:2017-02-05 09:09   作者: 孔令谦 孔医堂   点击量:

\

我的四伯父孔祥琦在其所著《温病条辨方歌括》一书中,对于食药之别写过这样一段:

 

 
 

当今之世,多以为食与药异,药不可以作食而食品也难当药用。众多之药不可以为食,乃以其性之偏而救病之偏,若多食当饭,非但其味不可取,且将以其偏而致人病。至于日食之物难以做药,则以其性味平和。多食可以果腹,若当用药,恐数钱之品殊难有大效。

 

实则此系言其大概,究其详,百药之中,颇不乏入食之品,而三餐之味,亦不少祛病之物。诸如桂皮可以入烹调之类。
\

桂皮既是中药,也是常用调味料

 

遥想往古之世,天下动植物何止千百万种,然知者少,未识者多,总须辨别品尝,而后知酸苦甘咸,寒温补泻,有毒无毒。其可食者识其物,后世以为食,能疗疾病者明其性传之,是以为药,于是有食与药之分。 

 

神农尝百草的传说,是古人实践过程的反映:“一日而遇七十毒”是这一过程中历涉艰险的集中体现。此非一岁一人,一族一世所能完成,而是中华民族之经验结晶。这从历代有关药品、食物的记载可以为证。 

 
 

 

 

众所周知,《温病条辨》是中医经典著作,为清代中医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。其书中作为药物来用的食物,为数不少,粗略统计共有七八十种之多,其中包括了谷类、果类、兽类、禽类、菜类等。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。按照中医温病(外感病)来说,有外感初起,邪热伤津直至病后饮食调养,运用也甚为巧妙。

 

比如说一味食物,因其干鲜不同,其效用也是有别的,如我们常可见到的荷叶,鲜荷叶与干荷叶其挥发性就不一样,因此夏季暑热之时,以鲜荷叶熬粥取其芳香之性,才可透邪外出,而干品自然没有这样好的功效。
\

干、鲜荷叶入药,功效不同

 

不仅仅如此,即便是同一物种,因取用部位不同,其效用也是不一样的。升、降、浮、沉是我们所固有的理解,是对中药属性(植物属性)变化规律的一种概括,这与钻研药物的成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学科和认识。升与浮是指向上,向外的作用;降与沉是指向下,向里的作用。

 

吴鞠通运用象形的方法来解释药物的这种变化。他说:盖芦主升,干与枝叶主长,子主收,跟主藏,木也;草则收藏皆在子。凡干皆升,芦升于干;凡叶皆散,花生于叶;凡枝皆走络,须生于枝;凡跟皆降,子胜于根。由芦之生而长,而化而收,子则复降而升,而化而升矣。此草木各得一太极之理也。

 

再以我们经常服食的姜来说,关于姜的食用是比较早的,《论语》中既有孔子“不撤姜食”的记载。可知早在两千多年前姜就是食中之药品了,并且在很早以前就被用来当以药用。
\

俗话说: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大夫开药方

 

《条辨》中关于姜的药用就有六种形式之多,如生姜辛温,北方民间习俗用于受寒风冷雨之后以姜糖冲沸水以御寒,从而防止外感的发生;而桂枝汤解肌表的作用,更是少不了生姜的辛温发散之性。

 

生姜还有中和之力,如民间食用螃蟹时以姜醋作为佐料,便是借用生姜的暖胃之性以中和蟹肉之寒性。姜还可辅助阳气,如《条辨》中的露姜饮,即以人参之甘合于生姜之温,以辅助阳气。
\

蒸蟹姜醋,堪称绝配

 

果实入药也是比较久远的,其用法与食用并无大异。如山楂酸甘微温,具有消积化食的作用,并能化瘀,单独服食可以治疗食积,与麦芽、神曲合用则效果更好,习惯上我们将这三味统称为“三仙”,且在当今临床上极为常用,尤其是普遍用于小儿停食积滞,效果颇佳。其实这种用法在民间广为传用,如用于煮肉,可使其速烂。
\

山楂既是爽口零食,也是消积佳品

 

翻阅《条辩》之中,前人以海参,鲍鱼入药,以为滋阴妙品;将鲜扁豆花、荷叶边、丝瓜皮、银花、竹叶芯等诸般江南随处可得之品信手拈来,组成一清轻如络,去络中之邪的清络饮,其中荷叶、丝瓜皮等均可食用。据此足可证食与药本属同源,甚至本系一物,只是用于此为药,用于彼则为食了。

\